免疫功坊研發及商業化主要的新藥,稱為 “T-E” 藥物,其分子架構含有兩個功能部位:標的部位(targeting moiety)及效應部位(effector moiety),而每個部位可由一個或是多個標的或效應的元素所組成。在目前生產的藥物之中,許多具有很好的療效,但不具標的功能,在施打之後,分佈全身,不只是到患病部位。而許多抗體藥物雖有標的功能,可以專一地認到細胞上的抗原,但其本身的效應不足以產生好的療效。舉例來說,trastuzumab(anti-HER2/neu)、rituximab (anti-CD20)、adalimumab(anti-TNF alpha)、及 denosumab(anti-RANKL)都被廣泛的使用,也被認為是很好的藥物。僅管如此,其所用劑量在一部分的病人身上療效不足,也在一小部分被治療的病人中,造成嚴重副作用。原因是,施打劑量的窗口,取決於療效與毒性間的一個平衡。運用免疫功坊的製藥平台所建構的 T-E 藥物,可以把足夠的標的及效應元件,結合在單一的新藥分子上。因此在類似的劑量下,我們不但可提升此新藥的治療效果,也可減少副作用。
權宜藥效與毒性的劑量

T-E 型藥物的例子
